(资料图)
一、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告别米格尔街维•苏•奈保尔① 母亲说:“你在这个地方变得太野了,我想你该离开了。” 母亲说得没错,我确实变得有点野了。我现在喝起酒来就像鱼喝水。我是在海关学会喝酒的,那儿经常以各种借口没收酒。起先,我一闻到烈性酒就难受,但总对自己说:“必须熬过这一关,就把它当药喝。”没多久,我就成了喝酒老手。再之后,我成了酒吧的常客。 我对母亲说:“这不是我的错,都是因为特立尼达②,这儿的人除了喝酒还能干什么?” 大约两个月后,母亲说:“我们去看看你爸生前的老朋友格涅沙•庞迪特,他现在从政。” 我们到了圣克莱尔大道他住的那所大房子。 格涅沙对我说:“你想到国外学点什么呢?” 我说:“我什么也不想学。我只想离开这里,就这样。” 格涅沙说:“现在只剩下药剂学的奖学金了。” 我说:“我可不想做药剂师。我可不想穿着白大褂向女人推销口红。” 格涅沙微微一笑。 母亲说:“这孩子说话没个分寸,您千万不要介意,庞迪特。他就学药剂学。”然后转过身来对我说道:“只要你用心,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格涅沙说:“考虑一下吧。要是你学药剂学,你就可以去伦敦,看雪,看泰晤士河,看国会大厦啦。” 我说:“那好吧。” 母亲说:“庞迪特,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才好” 她一面哭一面数出两百元递给格涅沙,说道:“钱不多,虎迪特。但我只有这些,是攒了很长时间才有的。”格涅沙接过钱时一脸难过的样子。母帝哭个不停,最后,连格涅沙也哭了起来。 见此情景,母亲赶忙擦干眼泪说:“虎迪特,您真不知道我现在有多烦恼。什么都要钱,我真不知道上哪儿去搞这么多钱。”格涅沙不哭了,但母亲又哭了起来。 过了一小会儿,格涅沙退了一百元给我母亲。他说:“把这钱拿回去,给孩子买些好衣服吧。” 我说:“庞迪特,您真好。” 他动容地说:“等你从英国回来,成了大人物、大药剂师,我再要回你欠我的也不迟。” 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我出发了。 临行前的晚上,母亲举办了一个小型聚会。聚会有点像葬礼上的守灵。来的人个个神情沮丧,都说会很想我的,但转身就把我忘了,只顾埋头吃喝。 劳拉在我而颊上亲了一口,并给了我一个圣克里斯托弗的大勋章,让我把它挂在脖子上,我答应她我会的,然后就把它放进了口袋。巴库太太送了我一个六便士的硬币,她说那个硬币是她专门准备的。其实,它看上去同其他六便士的硬币没有什么不同,后来我把它给花了。泰特斯不计前嫌,给我送来了普及版丁尼生诗选的第二卷。埃多斯给了我一只皮央,还发誓说它是新的,几乎没有用过。博伊和埃罗尔什么也没给我。哈特送了我一包香烟,说:“我听说你戒烟了,但是拿着这个吧,说不定你会改变主意的。” 巴库叔叔一晚上都在修车。第二天早上继续修。我们本打算八点出发,可到了十点他还没有修完,躺在车下,吹着口哨。等从车下钻出来后他还乐呵呵地说道:“你们等急了吧?” 终于准备完毕。还好巴库没有修坏发动机,它还能点上火。我这就要永远离开这所房子了。 车子沿着米格尔街开出去。一路上我没朝窗外看一眼。 母亲一面哭一面说:“我知道,我再也不会在米格尔街上看到你了。” 直到车子开出了西班牙港城郊,我才朝外面望去。天气晴朗而炎热。稻田里一些男女在干活,路边的一个水塔下一群孩子正在洗澡。 我们及时赶到了机场。这会儿我真希望自己没有得到那份奖学金。 这时广播里说,航班的起飞时间推迟六个小时。 我对母亲说:“我们回西班牙港吧。” 回到米格尔街,找最先看见的就是哈特。当时他正从咖啡馆里出来,胳脾下还央着一张报纸。 我朝他挥了挥手叫了起来。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以为你这时已经在天上了呢。” 我很失望,倒不光是因为遭到了哈特的冷遇。我失望,是因为我走了,注定要永远地走了,可米格尔街上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并没有因为我的离开而有丝毫变化。 这儿就是这样啊。再次来到机场,飞机已经在等着啦。 我拥抱了母亲。对巴库说:“巴库叔叔,我本来不想告诉你的,但我想我听见你车子发动机的挺杆有撞击声。” 他的眼睛一亮。 我和他们一一告别,快步向飞机走去。我没回头看,只看着前面自己的影子,一个在柏油碎石路面上跳动着的小不点。(选自《米格尔街》,有删改)【注】①维•苏•奈保尔:英国印度裔作家。②特立尼达:曾为英属殖民地,其首府为西班牙港。(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A.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从“大约两个月后”到“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再到“终于准备完毕”,线索清晰。B.在小说开头,母亲的话语所引出的回忆展现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为整篇小说奠定了痛苦压抑的感情基调。C.小说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有格涅沙、巴库叔叔等个体形象,也有送别会上朋友们的群体形象。D.“我”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还是小说的视点人物--作品通过“我”来审视米格尔街的人们。(2)文中画线的部分写格涅沙一会儿“一脸难过的样子”,一会儿“也哭了起来”,一会儿“不哭了”,表现了格涅沙怎样的形象特点?(3)“我”两次告别米格尔街,心理有什么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这篇小说在审视和批判中不乏温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解答
(1)B.“为整篇小说奠定了痛苦压抑的感情基调”有误,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在痛苦中有温情和希望。故选:B。(2)第一句话“格涅沙接过钱时一脸难过的样子。母帝哭个不停,最后,连格涅沙也哭了起来”,格涅沙首先是一脸难过的样子,格涅沙看到“她一面哭一面数出两百元递给”自己,可以看出格涅沙有一定的同情心,但更多的是想用脸上难过的表情和后来的哭泣来掩盖自己的贪财;“母亲赶忙擦干眼泪说:‘庞迪特,您真不知道我现在有多烦恼。什么都要钱,我真不知道上哪儿去搞这么多钱。’”听了母亲的话后,格涅沙不哭了,可以看出格涅沙虽然具有一定的同情心,但是当看到母亲不再哭泣时,他也不哭了,戛然而止,可见其哭泣有表演成分,表现了他的虚伪和贪财。(3)第一次告别米格尔街,文中的表述是“车子沿着米格尔街开出去。一路上我没朝窗外看一眼”“母亲一面哭一面说:‘我知道,我再也不会在米格尔街上看到你了。’”“我们及时赶到了机场。这会儿我真希望自己没有得到那份奖学金”,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我”离开这里有对母亲的依恋,也有对家乡的不舍。 第二次告别是在得知飞机推迟六小时后,“我”有回到米格尔街,“我很失望,倒不光是因为遭到了哈特的冷遇。我失望,是因为我走了,注定要永远地走了,可米格尔街上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并没有因为我的离开而有丝毫变化”,这时,“我”的心情是“失望”,“我”这次离开,留恋的成分变得少了,更多的是顺应自然。(4)题干的提示“这篇小说在审视和批判中不乏温情”,这句话指向了答题的方向,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即“审视和批判”与“不乏温情”。本文中“审视和批判”,“我确实变得有点野了。我现在喝起酒来就像鱼喝水。我是在海关学会喝酒的,那儿经常以各种借口没收酒”“聚会有点像葬礼上的守灵。来的人个个神情沮丧,都说会很想我的,但转身就把我忘了,只顾埋头吃喝”“米格尔街上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并没有因为我的离开而有丝毫变化”,通过这些描写,可见当地人的生活和社会现实,充满了冷漠和颓废。“不乏温情”:“‘我’对巴库说:‘巴库叔叔,我本来不想告诉你的,但我想我听见你车子发动机的挺杆有撞击声。’”“等从车下钻出来后他还乐呵呵地说道:‘你们等急了吧?’”“我”对巴库叔叔的关心和巴库叔叔为“我”送行而修车,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我”留恋着米格尔街,“我们及时赶到了机场。这会儿我真希望自己没有得到那份奖学金”都可以看出“我”对家乡生活的地方的留恋,表现的是一种温情。答案:(1)B(2)①有一定的同情心,能够感受“我们”母子困窘的处境。②重利,因为抹不开情面,只好以表情的变化来掩饰或表达真实意图。(3)①第一次,留恋不舍。从“就要永远离开”“真希望没有得到奖学金”的心理描写与“一路上没朝窗外看一眼”的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②第二次,非常失望,顺其自然。再次回到米格尔街,“我”发现“一切都还是老样子”;最后在“这儿就是这样啊”的感慨中,在与巴库叔叔的亲切玩笑中告别了米格尔大街。(4)①“审视和批判”在于,作品揭露了米格尔街人庸俗颓废的生活状态和空虚麻木的精神面貌。②“不乏温情”在于,作品也刻画了米格尔街人美好的一面,如众人的随意自然,巴库叔叔的乐观憨厚等;字里行间还流露出“我”对米格尔街的留恋不舍和包容接受。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