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特色活动进入圆桌对话环节。
特色活动现场。
参会代表凝神静听、认真思考。
六月的宜宾,绿意盎然,天朗云飞。6月8日至11日,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此举行。 10日上午9时,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一处会议现场,互动热烈,高朋满座,一场特色活动正在这里展开。 大会开幕前,作为会议今年新增的重要活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助推动力电池高质量发展”特色活动即将举办的消息就引起动力电池界的广泛关注。 本次特色活动由中国市场监管报社、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联合承办,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的300余名代表参加。“力量之源”,与绿色低碳共舞动力电池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力量之源”,也是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那么,动力电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有哪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如何起到助推作用? 先来看看宜宾实践。 宜宾是一座绿电生产高度发达的城市,每年的发电量中,水电约占73.5%。地处三江交汇处的宜宾坐拥水力之丰,水电资源充沛,满足了动力电池生产用电需要。同时,四川丰富的锂矿资源也为动力电池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数据显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产值由2020年的18亿元,迅速增加到2021年的160亿元、2022年的889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15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3月,宁德时代宜宾工厂通过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认证。目前,宜宾已有宁德时代宜宾工厂、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3家“零碳工厂”。 一组组数据,大量分析报告,都指向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绿色低碳。只不过,动力电池一方面有益于碳减排,另一方面其本身也有很大的减碳压力。据测算,动力电池最高可占据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60%以上。这意味着,动力电池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相当紧迫。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乔琦认为,应开展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减碳研究,构建碳足迹核算方法、标准及碳排放数据库,积极开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和管理。同时,要做好与国际接轨和专业技术交流,参与全球碳规则制定,与欧盟建立碳排放互认机制。此外,要聚焦打造绿色零碳产品,尤其是建立完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加大退役动力电池柔性拆解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力度,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建立材料循环体系。 与上述观点不谋而合。特色活动期间,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解读了动力电池梯次认证管理有关内容。梯次利用,是指将动力电池拆解、检测、重组后形成新的电池,并在相关领域应用。显然,这对于应对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潮具有重要意义。据悉,经梯次利用技术重新生产的电池,较部分新电池而言,性能、质量和运转稳定性并无明显差异,甚至会有所提高。按照政策安排,目前,动力电池梯次认证主要在通信、备电领域率先推动,未来将逐步运用在储能等领域。“力量之源”,与质量安全携手除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二,是持续做好质量安全文章。 记者从本次特色活动中获悉,2018年至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分批组织对铅酸蓄电池、电动车电池等产品开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检验846家企业生产的967批次产品,发现106家企业生产的110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1.4%。究其原因,是当前部分企业对电池制造质量管控仍不够严格,或未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同时,部分电池产品对企业科研能力和资金储备要求较高,而在电池生产企业中,小型、微型企业较多,导致企业资金实力、技术能力与产品生产需求脱节,产品质量水平有待提升。 另有数据显示,近年来由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问题带来的汽车召回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从2019年的5万余辆到2022年的120万余辆,4年内,汽车召回数量增长了20倍有余。数据分析表明,设计制造不当,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而因动力电池故障导致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种类占比已达50%,其中电芯热失控已成为起火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从根本上说,质量基础设施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在推动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更有利于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举办这次特色活动,既是进一步加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契机,也是推动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机会。因为针对动力电池的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等,都是国家计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要发展,计量就要先行,标准则是产品核心的技术竞争力。做好针对动力电池的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等工作,对我们国家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电磁所所长邵海明分析指出。 特色活动期间,与会嘉宾一致认为,要围绕动力电池产业链,加大质量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合理布局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建立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平台,为因前期投入不足而无法购买检验检测设备的企业提供服务,帮助其获得更高精度的测量、制定更高水平的标准、建立合格评定体系,满足企业全过程、全生命周期质量服务需求,加快形成更高水平质量竞争力。同时,要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引导动力电池企业提升质量安全标准,增强检验检测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品牌、赢得优势。“力量之源”,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充分发挥质量技术基础在汽车产业发展转型、国际竞争优势提升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本次特色活动专门发起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联合行动倡议,并正式启动建设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联合体。 上述倡议提出,要发挥计量科学和技术标准的引领支撑作用,促进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计量溯源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要发挥合格评定传递质量信任作用,完善产品认证和一致性管理制度,增进各方信任;要发挥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作用,规范、引导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色活动举办当天,宜宾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市场监管报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宜宾动力电池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设施提升,助力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近3个小时的“对话论道”,本次特色活动圆满结束。 宜宾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今后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更有信心。参会代表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更加清楚动力电池相关政策和前沿热点技术,还了解了行业最新动向和产业发展前景。当天,在宜宾国际会展中心,约1000平方米规模的动力电池与新能源车计量检测技术及装备展览区也火热开放,现场观众络绎不绝。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代表一边参展,一边面对面深入沟通交流,共同感受计量检测技术及装备最新成果,共同思考电池产业发展大计。 宜宾宜山宜水、宜人宜居,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新赛道正徐徐展开。 人们坚信,实现产业领跑超越,始终要回归质量本色、做实质量文章。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本报记者 陈 静